本文重點小叮嚀:「植物肉是透過豌豆蛋白為基底,加入芥花油與椰子油等,製作出與一般肉品相當的口感與營養成分。植物肉的膽固醇含量為零、飽和脂肪的比例也大幅降低,對環境也是相對友善的喔!」
根據研究統計,全台吃素人口比例高居全球第二,佔 13.8%。且隨著環保觀念提升、健康意識抬頭,選擇蔬食者一定會持續上升。
營養師前陣子感受到強烈的「植物肉」旋風席捲台灣食品業,從美式餐廳的漢堡、便利商店的微波義大利麵、連鎖鍋貼業的鍋貼與水餃,正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飲食習慣。這次整理了「植物肉」的相關資訊,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這個屬於未來的食物。
植物肉到底是什麼?跟素肉一樣嗎?
目前世界上兩大植物肉製造商皆來自於美國,Beyond meat 與 Impossible food,兩位創辦人皆是蔬食主義者,致力打造出對環境友善、對畜牧動物平等、對健康有益的食物。
根據 Beyond meat 上揭露的食品成分包含了:水、豌豆分離蛋白、芥花油、椰子油、米蛋白…等,其實跟台灣傳統的素肉有幾點不太一樣:
第一,台灣的素肉多使用黃豆做基底,因為我們對於豆腐、豆漿等食物接受度非常高;美國的植物肉選擇豌豆做基底,這也就是他奇特風味的主要來源!
第二,台灣的素肉很多人覺得口感偏油,大多使用容易促發炎的 Omega-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沙拉油;美國的植物肉則以芥花油調和椰子油,提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,是營養師比較建議的好油!
第三,台灣的素肉不會流出肉汁;Beyond meat 的植物肉會使用甜菜汁、Impossible food 的植物肉則使用血基質成分以模擬肉汁,幾乎可用「以假亂真」來形容!
植物肉營養嗎?會不會有健康疑慮?
營養師特別針對市售 Beyond meat 的植物肉排與一般的牛肉排來做比較,發現在蛋白質、脂肪與總熱量上幾乎是差不多的,甚至植物肉排的蛋白質還更多了一些!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宣導的每日飲食指南扇形圖,在優質蛋白質的建議順序上為:豆、魚、蛋、肉,也就是最好以「豆製品」作為蛋白質攝取來源喔。
而在脂肪的比例上,由於植物肉完全沒有動物性成分,膽固醇的含量趨近為零,且飽和脂肪的含量也大約減半,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,是個不錯的替代選擇。
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植物肉的鈉含量並不低,一片肉排 (約 113 克) 就將近有 380 毫克的鈉,如果吃漢堡時又淋上番茄醬,鈉含量非常容易超標喔!
另一部分來說,雖然這兩家大廠的植物肉都是標榜 100% 植物來源,但其搭配的料理製作過程可就不一定,先前超商的義大利麵就發現到食品成分中含有明膠、雞油與雞肉抽物物,素食者若要時用前還是要特別注意!
我到底該不該吃植物肉呢?
以營養師的立場來說,這個答案是肯定的!
現今全球畜牧業已趨於飽和,根據一篇發表於《Nature》的英國研究顯示,預測到 2050 年因畜牧等肉製品生產鏈對環境的壓力將會攀升至 90%、畜產品的牛羊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將佔地球所能容忍的 80%。
不僅是因為對環境的負擔,畜牧業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、物種平等的觀念也會越發被重視,植物肉會是未來必要發展的趨勢。
當然植物肉現今還得受到食品安全的挑戰、營養價值的檢測、長期食用的風險等評估,營養師也沒有要強迫大家立即接受這種食物,但可慢慢的給植物肉一個機會,在平常的飲食中嘗試看看,或許你會發現,它比你想像中還要好吃喔!
*最後提醒大家,若在吃植物肉等相關食物時出現不適症狀,請盡速就醫,或尋求專業醫事人員協助!
參考資料:
Options for keeping the food system within environmental limits. Nature. 2018;562:519-525. doi: 10.1038/s41586-018-0594-0.